外貿資深人士表示,應當在休假前與客人確認好訂單細節,否則在客人休假期可能會因某些細節沒確定而導致生產、出貨停滯的惡劣后果。此外,也應當盡量說服沒有下單的顧客在假期前下單,等其休假完畢,貨物正好生產完畢甚至已經快要運送到目的地了。
歐洲人認為休假比賺錢更重要
歐洲人的假期之多,確實令人驚訝。有調查顯示,浪漫悠閑的法國人平均每年帶薪休假39天;素來以勤懇踏實著稱的德國人也有27天假期;英國為24天,其他歐洲國家大多相仿。也就是說,歐洲人一年平均可以享有近兩個月時間的帶薪假期,其中包括休假和法定節假日。如果再加上周末,他們一年的假期總數超過了150天。
歐洲人休假都是帶薪的,工齡越長,休假時間也越長,平均都有3周左右。因為假期較長,所有歐洲人出行都有計劃。如法國人充滿浪漫情懷,其工作壓力之小令中國人難以想象。法國人的假期除了暑假外,還有寒假、圣誕節假、復活節假、圣靈節假等等。法國假期過長,成為其經濟增長乏力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在每年的七八月,歐洲城市街頭的人數會減少很多。很多公司除了留下一些值班者,都去度假了。不少店鋪甚至關了大門,老板員工都去休假,城區仿佛進入了“休眠狀態”。
對于歐洲人來說,賺錢當然重要,但是享受假期更是人生樂事,寧愿少賺一些錢也無妨。這個觀念跟我們中國人大相徑庭,很多中國人寧愿犧牲假期賺那1.5倍或者2倍的加班費,在3倍工資的激勵下,有些人甚至沒有回家過春節——當然,一部分人是身不由己的,因為公司不放假。
而對于歐洲人來說,休假是一項人權,任何人不得剝奪。歐洲人認為會休息的人才會工作,不休假將導致工作效率下降。
度假休閑定然會刺激消費,但是由于很多歐洲人會選擇去國外度假,因此對本國經濟的好處不多。但是話說回來,歐洲人會在假期到彼此的國家旅游,也會互相在各自的國家消費,這對經濟也是有幫助的。比如法國人到了西班牙,西班牙人到了法國,分別會在西班牙和法國購物、住酒店、就餐等等。據報道,法國人每年平均花費一千歐元用于度假,有些家庭甚至要借錢度假。
當然,相當一部分歐洲人會去非洲、亞洲等風景名勝消暑度假。由于歐元價值很高,而亞非拉國家的物價水平和貨幣價值都較低,歐洲人到了這些國家,腰包一下子膨脹起來了。曾經有流傳過一個段子,某個英國人在英國是一個收入不高的大屌絲,在家里省吃儉用,而一到假期就飛到亞洲的泰國,在那里享受聲色犬馬的優越生活,過得跟國王一樣。
歐洲人的長假期令人羨慕,但是美國人卻沒有那么幸運了。美國雖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,但是它奉行自由主義政策,員工福利待遇在各個發達國家中可能是最糟糕的。多數美國公司給予雇員兩到三周的假期,再加上一些國家假日,美國人平均每年休假不到四周。